四川省作为西部教育大省,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系统性政策举措,着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教育公平与质量协同发展,从基础教育巩固提升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到教师队伍建设,政策覆盖全学段、全领域,为建设教育强省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础教育:促进公平与质量双提升
基础教育是教育体系的基石,四川省聚焦“优质均衡”目标,实施了一系列专项计划:
-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通过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等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2025年启动“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三年投入超百亿元,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重点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
-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000余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0%以上,有效缓解“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同时建立“幼小衔接”实验区,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杜绝“小学化”倾向。
- 特殊教育保障强化:出台《四川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30万人口以上县均设立特殊教育学校,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9.5%以上。
高等教育:聚焦内涵与服务地方
四川省拥有高校134所,双一流”建设高校8所,政策着力推动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
- “双一流”建设提质增效:实施“双一流”建设计划,支持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优势学科创建世界一流,同时推动省属高校特色学科建设,如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成都理工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
- 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重点布局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前沿领域,淘汰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2025年全省新增本科专业点120个,撤销30个,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 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建设10个省级实验室、50个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鼓励高校与企业共建研发平台,2025年全省高校科研经费突破300亿元,转化科技成果2000余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四川省以“职教高地”建设为抓手,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
- 体系建设完善:构建“中职-高职-职业本科”贯通培养体系,支持15所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试点“3+2”“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 产教融合深化: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全省组建15个省级职业教育集团,与2000余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年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超30万人。
- “1+X”证书制度推广:在职业院校全面推行“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学生毕业时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提升就业竞争力。
教师队伍建设:夯实教育发展根基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四川省通过政策保障教师待遇、提升专业能力:
- 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职称评聘的首要条件,建立师德失范行为“一票否决”制,每年评选“最美教师”等先进典型,营造尊师重教氛围。
- 专业能力提升:实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每年培训教师10万人次,重点提升农村教师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同时推进“县管校聘”改革,推动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 待遇保障强化: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建立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惠及全省20万乡村教师。
教育数字化:赋能教育现代化
四川省以“互联网+教育”为抓手,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
- 智慧校园建设:全省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100%,80%以上学校建成智慧校园,建成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共享优质课程资源10万节。
- “三个课堂”普及: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通过双师课堂等形式,让农村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表:四川省教育政策重点领域与成效概览
| 领域 | 重点政策 | 主要成效 |
|---|---|---|
| 基础教育 |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学前教育行动计划 | 普惠园覆盖率达90%,义务教育巩固率95%以上 |
| 高等教育 | “双一流”建设、学科专业优化 | 8所高校入选“双一流”,科技成果转化超2000项 |
| 职业教育 | 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1+X证书制度 | 培养30万技术技能人才,建成2000余个实训基地 |
| 教师队伍建设 | 县管校聘改革、乡村教师补助 | 20万乡村教师享受生活补助,教师培训覆盖率100% |
| 教育数字化 | 智慧校园建设、“三个课堂”普及 | 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100%,共享资源10万节 |
FAQs
问:四川省如何保障农村教育质量?
答: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项目,加大对农村学校投入,推进“名校+弱校”集团化办学,同时建立“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机制,通过教师交流、资源共享等方式提升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
问:四川省职业教育如何服务地方产业发展?
答:职业教育政策紧密对接四川省“5+1”现代工业体系,重点培养先进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技术技能人才,通过“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共建实训基地和产业学院,实现“订单式”培养,每年为地方产业输送超30万名技术技能人才,有效缓解企业用工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