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连续出台多项政策文件,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推动学前教育事业普惠健康发展,着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保障适龄幼儿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政策演进与核心目标
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经历了从“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转变,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5年)》首次明确提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随后启动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25年,《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确立了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要求到2025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加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2025年,《“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出,到2025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5%以上,逐步实现普惠性资源全覆盖,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质量保障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政策重点与实施路径
(一)强化政府主导,扩大普惠性资源供给
政策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将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加大财政投入,一是大力发展公办园,通过新建、改扩建、中小学附设幼儿园等方式,增加公办园学位供给;二是扶持普惠性民办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补贴租金、培训教师等方式,引导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中央财政设立学前教育专项资金,支持地方改善办园条件,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倾斜。
(二)健全成本分担机制,规范收费管理
为解决“入园贵”问题,政策建立了政府、家庭、幼儿园合理分担成本的机制,公办园收费标准实行政府定价,普惠性民办园收费标准由政府限定并接受指导,各地根据办园成本、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制定动态调整机制,同时建立资助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予以保教费减免和生活费补助,确保不让一个幼儿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保教质量
教师是学前教育质量的核心保障,政策要求完善幼儿园教师配备补充机制,公办园教师编制纳入中小学教师编制统一管理,逐步补足配齐;民办园按照规定配备足额、合格的教师,加强教师培养培训,提升专业素养,保障教师待遇,将幼儿园教师纳入教师职称评聘体系,依法保障其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权益,政策强调规范办园行为,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防止“小学化”倾向,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四)健全监管体系,保障安全与规范
政策要求落实县级政府主体责任,完善幼儿园准入管理,严格执行登记注册、年检制度,对未经批准擅自举办的幼儿园进行清理整顿,强化安全监管,落实园长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安全防护和检查制度,保障幼儿在园期间的人身安全,加强幼儿园收费、经费使用、保教质量等方面的监督检查,畅通社会监督渠道,规范办园行为。
政策成效与发展方向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就,截至2025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已达90%以上,在园幼儿数超过4600万人,“入园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但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农村地区资源不足、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升等问题仍然存在,政策将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一方面继续扩大普惠性资源供给,重点解决农村地区和城市新增人口集中地区的入园问题;另一方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保教质量,推动学前教育从“有园上”向“上好园”转变。
政策实施保障措施
为确保政策落地,国务院建立了多部门协同机制,明确教育、发改、财政、人社等部门的职责分工,强化督导考核,将学前教育发展情况对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要内容,对政策落实不力、普惠性资源覆盖率不达标地区进行问责,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学前教育,引导企业、事业单位、村集体等利用资源举办普惠性幼儿园,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良好格局。
政策实施成效概览(2025-2025年)
| 指标 | 2025年 | 2025年 | 增长幅度 |
|---|---|---|---|
|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 | 7% | 6% | 9个百分点 |
| 在园幼儿总数(万人) | 4656 | 4627 | 基本稳定 |
| 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 | 0% | 8% | 8个百分点 |
| 普惠性民办园占比 | 0% | 8% | 8个百分点 |
相关问答FAQs
问:如何判断一所幼儿园是否为普惠性幼儿园?
答:普惠性幼儿园包括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判断标准主要包括:一是办园资质,需经县级教育部门审批,取得办园许可证;二是收费标准,普惠性民办园收费由政府限定,并接受指导,一般不超过当地同类型公办园收费标准的1.5倍;三是办园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享受政府补贴,面向社会提供普惠性服务,家长可通过当地教育部门官网或咨询幼儿园了解其是否纳入普惠性幼儿园名录。
问:学前教育政策对农村地区有哪些倾斜支持?
答:针对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政策采取了多项倾斜措施:一是实施农村学前教育推进计划,支持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使其成为农村学前教育的骨干和示范;二是通过“幼师国培计划”等专项培训,加强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三是对农村地区普惠性幼儿园给予更高的财政补贴,改善办园条件;四是建立城乡幼儿园对口支援机制,推动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向农村辐射,鼓励利用农村闲置校舍、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等资源改建幼儿园,方便农村幼儿就近入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