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秋天养生常识,2025秋分后如何科学保养身体防秋燥?

秋天是自然界由盛转衰的过渡季节,气温逐渐降低,空气变得干燥,人体也容易出现各种不适,此时做好身体保养,不仅能预防疾病,还能为迎接寒冬打下坚实基础,以下从饮食、起居、运动、情调四个方面,为大家介绍秋天保养身体的实用常识。

秋天保养身体健康常识

饮食调理:滋阴润肺,酸甘化阴

秋季气候干燥,易伤津液,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原则,可多吃白色食物,如梨、百合、银耳、莲藕等,其中梨生津润燥、熟梨滋阴润肺;银耳可搭配红枣、枸杞煮成甜品,滋润肺部,同时适当增加酸性食物,如苹果、石榴、山楂等,中医认为“酸甘化阴”,能帮助身体收敛津液,避免辛辣刺激、油炸烧烤等耗伤津液的食物,以免加重秋燥。

秋季进补需“因人而异”,脾胃虚弱者不宜过早食用肥甘厚味,可先以茯苓、山药等健脾食材调理;体质偏热者可多吃梨、苦瓜等凉性食物,平衡体内阴阳,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1500-2000毫升,少量多次饮用,以缓解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秋燥症状。

起居有常:早睡早起,保暖防寒

秋季应顺应“收敛”的养生原则,调整作息时间,中医认为“早睡早起,与鸡俱兴”,建议晚上10点前入睡,早晨6-7点起床,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肺气舒展,秋季昼夜温差大,尤其是早晚,需及时添加衣物,重点保护好头部、颈部和脚部,避免受寒引发感冒。

室内环境也需注意,秋季空气干燥,可使用加湿器保持湿度在50%-60%,或在地上洒水、放置水盆,减少干燥对呼吸道的刺激,秋季应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以免耗伤阴血,导致免疫力下降。

运动适度:轻松平缓,增强体质

秋季运动以“轻松平缓”为宜,推荐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有氧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运动时间可选择在早晨或傍晚,避免正午高温时段,运动时注意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秋季运动需避免大汗淋漓,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过多出汗会耗伤津液,加重秋燥,运动后应及时擦干汗水,换上干爽衣物,避免吹风受凉,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以身体微微发热、不感到疲劳为宜。

情志调养:安神定志,戒悲戒怒

秋季万物凋零,易引发“悲秋”情绪,中医认为“悲忧伤肺”,不良情绪会进一步损伤肺气,导致免疫力下降,需保持心情舒畅,可通过听音乐、阅读、养花等方式放松心情,或与朋友聚会聊天,排解抑郁情绪。

秋季应避免情绪波动过大,戒怒戒躁,可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调节情绪,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睡前避免使用电子产品,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有助于缓解秋乏,改善情绪。

秋季养生食材推荐表

食材 功效 推荐吃法
生津润燥、清热化痰 生食或煮冰糖雪梨
银耳 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银耳莲子羹
百合 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百合粥或炒西芹百合
山药 健脾益胃、补肾涩精 蒸山药或山药排骨汤
莲藕 清热凉血、健脾开胃 莲藕排骨汤或凉拌藕片

相关问答FAQs

Q1: 秋季容易“秋乏”,如何缓解?
A1: 秋乏是人体夏季消耗过大、秋季阴阳转换时的正常生理反应,缓解秋乏需做到:①保证充足睡眠,早睡早起;②饮食清淡,多吃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粗粮、豆类;③适当运动,如散步、太极,促进气血流通;④中午小憩15-20分钟,恢复精力。

Q2: 秋季皮肤干燥、脱屑怎么办?
A2: 秋季皮肤干燥主要是由于湿度降低和皮脂分泌减少所致,护理方法包括:①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A、C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②使用温和的保湿护肤品,避免频繁洗脸;③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沐浴后及时涂抹身体乳;④室内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度,缓解皮肤干燥。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