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2025年新生入学安全教育要点有哪些?必看!

入学安全教育是保障学生顺利适应校园生活、维护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涵盖多个维度,需要学生、学校及家庭共同重视,以下从核心要点展开说明,帮助新生系统掌握安全知识。

入学安全教育要点

人身安全:筑牢校园生活第一道防线

人身安全是入学安全的基础,需重点防范意外伤害和外部侵害。

  1. 宿舍安全:宿舍是学生主要生活场所,需严格遵守管理规定,禁止使用违规电器(如热得快、电火锅),避免线路超负荷引发火灾;离开时锁好门窗,保管好个人贵重物品;不轻易留宿外来人员,发现可疑人员及时向宿管或保卫处报告。
  2. 出行安全:出行时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逆行,骑自行车或电动车注意避让行人;夜间尽量结伴而行,避免独自前往偏僻区域;使用网约车时核对车辆信息,分享行程给亲友。
  3. 防侵害意识:警惕陌生人搭讪,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如家庭住址、银行卡密码);遇到不法侵害时,优先保障自身安全,记住对方体貌特征,事后立即报警并联系学校。

财产安全:守护个人及集体财物

校园内财物失窃事件时有发生,需提高警惕,养成良好的防盗习惯。

  • 个人财物保管:贵重物品(如手机、电脑)随身携带或锁在柜子里;在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离开时,即使短暂时间也要随身携带物品;银行卡、身份证分开存放,设置复杂密码并定期更换。
  • 公共财产安全:爱护校园公共设施,不随意破坏消防器材、监控设备;发现宿舍或教室门窗损坏、锁具故障及时报修;在食堂、超市等场所排队时,注意周围环境,防止背包被拉开。

以下为校园常见财物风险及防范措施:
| 风险场景 | 防范措施 |
|-------------------|--------------------------------------------------------------------------|
| 宿舍失窃 | 离开锁门,不将钥匙借给他人,贵重物品不随意摆放 |
| 公共场所被盗 | 包包放在身前,不将手机、钱包外露,离开时随身携带物品 |
| 网络诈骗(如刷单) | 不轻信“高薪兼职”,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转账前核实对方身份 |

消防安全:掌握应急技能,杜绝火灾隐患

火灾是校园安全的重大威胁,需从“预防”和“应急”两方面入手。

  1. 预防为先:宿舍内不乱拉电线,不使用明火(如蜡烛、酒精炉);实验室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在消防通道堆放杂物,保持逃生通道畅通。
  2. 应急处理:熟悉宿舍、教学楼的安全出口和逃生路线;学会使用灭火器(提、拔、握、压”四步法);遇到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弯腰逃生,不乘坐电梯;及时拨打“119”报警,说明火灾地点及燃烧物。

网络安全:警惕网络陷阱,保护个人信息

随着网络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需提升辨别能力,避免遭受网络侵害。

  • 个人信息保护:不随意在社交平台发布家庭信息、行程动态;快递单、车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撕毁后再丢弃;不随意连接公共WiFi,避免账号密码被盗。
  • 防范网络诈骗:警惕“冒充老师/同学借款”“中奖信息”“注销校园贷”等骗局;不向陌生账户转账,遇到可疑情况及时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提高风险预警能力。

心理健康:关注情绪变化,主动寻求支持

适应新环境时,部分学生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需及时疏导。

  1. 自我调节:保持规律作息,积极参与集体活动,通过运动、倾诉等方式释放压力;树立合理目标,不盲目攀比,正确看待挫折。
  2. 专业求助:当情绪问题持续影响生活时,主动联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或向辅导员、信任的师长求助;心理咨询服务是保密的,无需担心隐私泄露。

食品安全与卫生防疫:守护健康防线

  1. 食品安全:选择正规食堂就餐,不购买“三无”食品;注意饮食卫生,饭前洗手,生熟分开;不暴饮暴食,不吃过期或变质食物。
  2. 卫生防疫:遵守学校防疫规定,接种疫苗;保持宿舍通风,勤洗手;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向学校报备。

FAQs 相关问答

问题1:宿舍遇到火灾时,应该优先逃生还是先抢救财物?
解答:应优先保障人身安全,立即逃生,火灾蔓延速度快,烟雾可能导致窒息,抢救财物可能延误最佳逃生时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安全出口指示方向撤离,到达安全区域后及时拨打119报警。

问题2:接到自称“老师”要求转账的电话,应该如何处理?
解答:切勿轻信并转账,应立即通过辅导员或学校官方办公电话核实对方身份,确认是否为诈骗,若对方催促转账、威胁恐吓,极可能是骗局,需保留聊天记录并报警,同时向学校保卫处报告。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