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跟车工作是保障幼儿安全出行的重要环节,需要跟车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的常识储备,以下从职责规范、安全细节、应急处理等方面,系统梳理幼儿园跟车的基本常识,为跟车工作提供清晰指引。

职责规范:明确角色定位,夯实工作基础
跟车人员是幼儿乘车安全的直接守护者,其职责贯穿于接幼儿上车、途中护送、到站下车全过程。
- 岗前准备:提前10分钟到岗,检查车辆安全状况(如安全带、应急锤、灭火器是否完好),核对当日乘车幼儿名单与接送信息,确保无遗漏。
- 交接责任:与家长当面确认接送对象,对未按时到站的幼儿及时联系家长,明确原因并记录;对委托他人接送的情况,需核验委托人身份及家长授权信息。
- 全程监护:幼儿上车后,协助系好安全带,提醒勿将头手伸出窗外;途中关注幼儿状态,避免打闹、误食异物,对晕车幼儿提前准备清洁用品并安抚。
安全细节:聚焦关键环节,筑牢防护屏障
乘车安全需从细节入手,覆盖车辆内外环境及幼儿行为规范。
(一)车辆环境安全
| 检查项目 | 具体要求 |
|---|---|
| 车厢内部 | 座位无尖锐棱角,地面防滑,扶手稳固;玩具、装饰物固定牢靠,避免脱落造成误伤。 |
| 安全设施 | 每个座位配备儿童安全座椅(或增高垫),应急通道畅通,安全锤、灭火器放置在易取位置。 |
| 卫生与通风 | 每日通风消毒,座椅套定期清洗,车内配备免洗消毒液和急救包。 |
(二)幼儿行为规范
- 上下车秩序:遵循“先下后上”原则,排队有序上车,避免拥挤推搡;下车时需由跟车人员搀扶,确认周边无车辆靠近后再开门。
- 乘车纪律:禁止在车内奔跑、大声喧哗,不携带危险物品(如尖锐玩具、易燃物);全程系好安全带,调整至合适松紧(能插入一指为宜)。
- 特殊幼儿照护:对体质较弱、有过敏史或情绪不稳定的幼儿,提前与家长沟通注意事项,途中加强关注,必要时调整座位靠近跟车人员。
应急处理:提升处置能力,保障突发安全
面对突发情况,跟车人员需保持冷静,按流程快速响应。
- 交通事故:立即停车,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放置三角警示牌;第一时间拨打120、122及园方电话,组织幼儿转移至安全区域(如路肩绿化带),清点人数并安抚情绪,配合交警调查取证。
- 幼儿突发疾病/受伤:如幼儿出现高热、抽搐或摔伤等情况,立即使用急救包进行初步处理(如止血、物理降温),同时联系家长并送医,途中密切观察幼儿生命体征。
- 车辆故障:选择安全地带停靠,联系维修人员并上报园方;若无法短时间内修复,立即启动转运方案,确保幼儿安全返回。
沟通协作:构建家园联动机制
- 日常沟通:通过接送日志、微信群等方式,向家长反馈幼儿乘车表现(如是否晕车、有无争执事件),收集家长意见并及时改进。
- 特殊天气应对:遇暴雨、大雪等恶劣天气,提前告知家长可能延迟到站的时间,与司机协商调整路线或暂停接送,确保安全第一。
- 定期培训:幼儿园应组织跟车人员参加安全培训(如急救技能、儿童心理疏导),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升专业素养。
相关问答FAQs
Q1:幼儿在乘车途中突发呕吐,跟车人员应如何处理?
A:首先将幼儿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堵塞呼吸道;用纸巾清理口鼻周围,更换被污染的衣物;打开车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观察幼儿精神状态,若持续呕吐或伴有发热,立即联系家长并送医,同时记录呕吐时间、次数及伴随症状。
Q2:如何应对幼儿因分离焦虑在车内哭闹不止的情况?
A:保持耐心,蹲下身与幼儿平视交流,用温和语气安抚(如“老师知道你想妈妈,我们很快就会到站”);通过转移注意力缓解情绪(如唱儿歌、玩安静游戏);避免呵斥或强制制止,若哭闹严重,可联系家长简要沟通,让家长通过电话远程安抚,确保乘车秩序不受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