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是学生们放松身心、调整状态的重要时期,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其中踩踏事故作为一种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的公共安全事件,尤其需要引起重视,由于寒假期间商场、车站、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客流量显著增加,若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极易发生踩踏事故,加强寒假期间的踩踏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是确保假期安全的关键环节。

认识踩踏事故的危害与成因
踩踏事故是指在人员拥挤的场所,因过度拥挤、意外事件或秩序混乱导致人群相互推挤、踩踏,从而造成人员伤亡的恶性事件,其危害极大,轻则造成骨折、擦伤等外伤,重则可能导致窒息、内脏损伤甚至死亡,从成因来看,踩踏事故多发生在空间有限、人员集中的区域,如商场促销活动现场、车站候车大厅、景区狭窄通道、学校集会场所等,常见诱因包括:
- 人群过度密集:超出场所承载容量,导致活动空间不足,人群相互挤压;
- 突发恐慌事件:如人群骚动、物品倒塌、谣言传播等,引发群体性慌乱;
- 秩序管理缺失:缺乏有效的疏导措施、安全警示或应急预案;
- 个体安全意识薄弱:在拥挤中逆行、弯捡物品、起哄推搡等行为,加剧混乱程度。
寒假期间易发踩踏的场景及风险点
寒假期间,学生的出行和活动范围较广,需重点关注以下易发踩踏的场景及其风险点:
| 场景类型 | 具体风险点 |
|---|---|
| 商场/超市促销活动 | 低价促销导致人群聚集,入口、收银台、试吃区等区域易拥堵;顾客抢购时推挤冲撞。 |
| 车站/机场交通枢纽 | 假期客流高峰,安检口、检票口、上下车通道等区域人员密集;列车/飞机延误引发情绪躁动。 |
| 景区/游乐场所 | 热门景点狭窄通道、玻璃栈道、观景台等区域游客集中;游乐设施排队时秩序混乱。 |
| 庙会/灯会等民俗活动 | 场地空间有限,民俗表演、美食摊位周边人群扎堆;临时搭建设施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
| 校园/培训机构 | 寒假托管班或开学前集会,楼梯、走廊等区域学生集中上下;课间追逐打闹引发拥挤。 |
预防踩踏事故的核心措施
预防踩踏事故需从“事前预防、事中应对、事后自救”三个环节入手,重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一)事前预防:提高警惕,主动规避风险
- 避开高危时段与场所:尽量选择错峰出行,避免在商场促销、车站高峰等时段前往人员密集场所;若必须前往,提前关注场所人流信息,选择宽敞、通道明确的区域活动。
- 穿着与物品准备:穿着舒适衣物,避免穿着高跟鞋、长裙等可能绊倒的服装;随身物品尽量简洁,避免携带过多行李或尖锐物品,以免在拥挤中伤人或被绊倒。
- 观察环境与出口:进入场所后,先观察周围环境,记住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的位置;留意地面是否湿滑、有无障碍物,以及工作人员的疏导指示。
(二)事中应对:保持冷静,规范自我行为
- 遵守秩序不推搡:在排队、上下楼梯时,自觉遵守“单向通行、靠右行走”的规则,不逆行、不弯腰捡物品、不突然停下;遇到人群拥挤时,双手交叉护住胸前,为胸部留出呼吸空间。
- 不盲目跟随人群:若现场发生骚动(如有人大喊“地震”“爆炸”等),保持冷静,不盲目跟随人群奔跑,先观察周围环境,判断情况真实性,必要时向工作人员或安保人员求助。
- 有序疏散不拥挤:听到疏散指令后,有序向安全出口移动,避免推挤、争抢;若被人群裹挟,顺着人流方向移动,小步移动避免摔倒,同时双手护住头部和胸部。
(三)事后自救:掌握技巧,减少伤害
- 不慎倒地时的保护姿势:若在拥挤中不慎摔倒,立即身体蜷缩,双手十交叉扣颈,护住头和颈部,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腹部,避免被踩踏关键部位。
- 及时呼救与求助:摔倒后若无法起身,大声呼救,引起周围人注意;若身边有空间,尽力向侧方移动,靠近墙壁或固定物,寻找机会起身。
- 配合救援,不慌乱:救援人员到达后,积极配合疏散,不返回现场拿取物品,避免二次事故发生。
家长与学校的教育责任
寒假期间,家长和学校需共同承担起安全教育责任,帮助学生筑牢安全防线,家长应通过日常交流、案例讲解等方式,向孩子普及踩踏事故的危害和防范知识;学校可通过主题班会、安全演练、宣传手册等形式,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家长带孩子外出时,需全程看护,避免孩子在人群中走失或做出危险行为。
相关问答FAQs
Q1:如果在商场遇到促销活动人群拥挤,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A1:保持冷静,不参与抢购或逆行;双手交叉护住胸前,为胸部留出呼吸空间,尽量靠边行走,避免站在人群中心;若人群过于拥挤,立即寻找附近的安全区域(如收银台、柜台旁)躲避,或跟随工作人员的疏导有序离开;若不慎摔倒,立即蜷缩身体,双手护住头颈和胸腹部,大声呼救并等待救援。
Q2:学校如何通过演练提高学生应对踩踏事故的能力?
A2:学校可定期组织“防踩踏应急演练”,模拟楼梯、走廊等场景的拥挤情况,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疏散姿势(如弯腰、护头、不推挤)和摔倒后的自救方法;演练后及时总结问题,强调“不拥挤、不慌张、守秩序”的原则;通过案例分析、视频教学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踩踏事故的危害,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