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云南省2025义务教育办学政策有哪些新调整?

云南省义务教育办学政策始终以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通过系统化布局和精细化措施,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涵盖资源配置、师资建设、质量保障等多个维度,旨在为全省儿童少年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

云南省义务教育办学政策

政策背景与目标

云南省作为西部边疆省份,义务教育发展面临城乡差异大、资源分布不均等挑战,近年来,政策聚焦“控辍保学、均衡发展、质量提升”三大主线,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为抓手,力争到2025年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2035年全面优质均衡,核心目标包括:巩固“两基”成果(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权利,缩小城乡、校际差距,提升教育内涵发展水平。

核心政策内容

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均衡发展

  • 标准化建设: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明确生均占地面积、校舍面积、教学仪器等硬件指标,推进“全面改薄”工程,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 城乡一体化:通过“学区制管理”“集团化办学”等模式,推动城市优质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帮扶,实现师资、课程、管理共享。

强化师资建设,提升专业素养

  • 补充机制:实施“特岗计划”“公费师范生”项目,重点补充乡村教师,2025年以来累计招聘特岗教师1.2万名。
  • 培训体系:建立省、市、县三级教师培训网络,开展“国培计划”“省培计划”,重点提升农村教师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

  • 控辍保学:落实“双线四级”责任机制(政府线、教育线,省、市、县、乡),对贫困家庭、留守儿童等群体建立台账,确保“一个都不能少”,2025年全省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5%。
  • 随迁子女与残疾儿童:简化随迁子女入学流程,保障“两为主”(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推进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和随班就读,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8%以上。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 课程与评价:落实“双减”政策,规范校外培训,推进“五育并举”,开发地方特色课程(如民族文化、生态教育)。
  • 质量监测:建立省级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定期发布监测报告,引导学校聚焦内涵发展。

政策实施成效

通过多年推进,云南省义务教育取得显著成效:

  • 硬件改善:99.8%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办学标准,农村学校“互联网+教育”覆盖率达100%。
  • 师资优化:农村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从2025年的45%提升至2025年的72%。
  • 公平提升:城乡学校差异系数缩小至0.35以下(国家标准为0.5),县域内基本均衡实现全覆盖。

未来发展方向

政策将重点推进“优质均衡”,加强数字化教育建设,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完善“县管校聘”制度,进一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构建高质量义务教育体系。


相关问答FAQs

Q1: 云南省如何保障偏远山区儿童的义务教育权利?
A1: 通过“控辍保学”动态监测、寄宿制学校建设、营养改善计划等措施,确保山区儿童入学,推进“一校带多校”在线课堂模式,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并对困难家庭学生实施教育资助,实现“应入尽入”。

Q2: 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在云南如何落地?
A2: 严格落实作业管理、课后服务、校外培训监管等要求,学校推行“5+2”课后服务模式(每周5天、每天至少2小时),涵盖作业辅导、兴趣拓展等内容;同时规范校外培训机构,严禁学科类培训,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