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山东2025学前教育新规落地,普惠园覆盖率会达标吗?

山东省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是规范和保障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据,旨在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质量优良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近年来,山东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结合本省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推动学前教育从“幼有所育”向“优有所育”迈进。

山东省学前教育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体系与发展目标

山东省学前教育政策法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幼儿园工作规程》等上位法为指导,形成了以《山东省学前教育条例》为核心,涵盖规划、办园、师资、保教等多维度的制度框架,政策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保教人员持证上岗率和专业素养显著提升,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

与实施重点

(一)强化政府主导责任

政策法规要求各级政府将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落实“省统筹、市县主责”的投入机制,通过设立专项经费、改扩建公办幼儿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园等方式,扩大普惠性资源供给,建立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保障园所日常运营和教学质量。

(二)规范办园行为与安全管理

《山东省学前教育条例》明确幼儿园的设立标准、审批程序和办园规范,要求幼儿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杜绝“小学化”倾向,在安全管理方面,政策要求落实园长安全负责制,完善食品、消防、接送等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校园风险防控体系,保障幼儿在园安全。

(三)提升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学前教育师资力量薄弱问题,山东省出台多项举措:一是完善幼儿园教师编制标准,通过公开招聘、定向培养等方式补充师资;二是建立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保教水平;三是保障教师待遇,将公办园非在编教师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稳定教师队伍。

(四)深化保教质量改革

政策强调科学保教,要求幼儿园创设丰富适宜的教育环境,开展生活化、游戏化的教学活动,推动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开展“去小学化”专项治理,建立幼儿园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开展办园行为督导评估,促进学前教育内涵发展。

政策成效与发展方向

通过政策法规的持续推动,山东省学前教育资源显著扩大,2025年全省幼儿园达2.3万所,在园幼儿超过400万人,普惠性资源覆盖率达到82%,政策将进一步聚焦优质均衡发展,重点解决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协同育人,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相关问答FAQs

问:山东省对普惠性民办园有哪些扶持政策?
答:山东省通过多种方式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一是给予生均经费补贴,补贴标准根据办园等级和地区差异确定;二是减免租金,政府将闲置校舍等资源优先用于办成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园;三是教师培训支持,普惠性民办园教师可享受与公办园教师同等的培训机会和职称评定政策。

问:如何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答:山东省主要通过三方面措施防止“小学化”:一是严禁幼儿园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二是规范幼儿园保教活动,以游戏为基本形式,合理安排一日生活;三是加强督导检查,对存在“小学化”行为的幼儿园责令整改,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办园许可证。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