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安全教育日记

7月15日 星期一 晴
今天参加了社区组织的暑期安全讲座,主题是“快乐过暑假,安全不放假”,老师通过真实案例和互动问答,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暑期安全的重要性,以下是当天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
防溺水安全:远离危险水域
夏季是溺水事故高发期,老师强调“六不准”原则:
-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 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 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 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 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 不准不熟悉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小贴士:
- 若发现他人溺水,应大声呼救并寻求成人帮助,切勿盲目下水。
- 学习基本的自救技能,如仰漂、踩水等。
交通安全:遵守规则,文明出行
暑假期间,外出机会增多,需特别注意交通安全:
- 骑行安全:未满12周岁不得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不得骑电动自行车,骑行时需佩戴头盔,不逆行、不追逐打闹。
- 乘车安全:不乘坐无牌无证车辆,系好安全带,未满12周岁不得坐在副驾驶位。
- 步行安全:过马路走斑马线,不闯红灯,不低头玩手机。
数据参考:
| 事故类型 | 占比(%) | 主要原因 |
|----------------|-----------|------------------------|
| 未成年人骑行事故 | 35% | 违规骑行、未戴头盔 |
| 乘车事故 | 28% | 未系安全带、乘坐黑车 |
居家安全:警惕隐患,预防意外
- 用电安全:
- 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乱拉乱接电线。
- 雷雨天气拔掉电器插头,避免雷击。
- 防火安全:
- 不玩火,不随意摆弄燃气设备。
- 学习使用灭火器,牢记火警电话119。
- 饮食安全:
- 不购买“三无”食品,不吃过期变质食物。
- 生熟食物分开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网络安全:保护隐私,谨防诈骗
老师通过短视频和案例分析,提醒我们注意:
- 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泄露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家庭住址)。
- 不与陌生网友见面,若需见面需征得家长同意并选择公共场所。
- 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不沉迷网络游戏。
案例警示:
某地一名学生因添加陌生QQ好友,被诱导转账数千元,最终报警才挽回损失。
户外活动安全:结伴而行,做好防护
- 高温防护:
- 避免在正午时段长时间户外活动,随身携带防暑药品。
- 穿透气衣物,及时补充水分。
- 防拐防骗:
- 不跟陌生人走,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或礼物。
- 牢记家长电话和家庭住址,走失时向警察或商场工作人员求助。
暑期安全知识自测表
| 安全类别 | 掌握情况(✓/✗) | 需加强点 |
|---|---|---|
| 防溺水知识 | 自救技能练习 | |
| 交通规则 | 佩戴头盔习惯 | |
| 用电安全 | 雷雨天气拔插头 | |
| 网络安全 | 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
FAQs
Q1:如果同伴邀请你去陌生水库游泳,应该怎么做?
A1:坚决拒绝,并立即告知家长或老师,同伴的安全需要共同维护,不能因情面而冒险。
Q2:收到中奖短信,要求点击链接领取奖品,该怎么办?
A2:切勿点击链接或提供个人信息,这是典型的诈骗手段,应删除短信并向家长或警方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