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小班综合安全教育,2025年秋季学期最新教案如何设计?

小班幼儿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薄弱,安全教育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小班综合安全教育需要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将安全知识融入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安全技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小班综合安全教育

小班综合安全教育的核心内容

小班综合安全教育的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涵盖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活活动中的安全:这是小班安全教育最基础也最重要的部分,包括进餐安全(不奔跑、不嬉笑、细嚼慢咽、不把异物放入口中)、午睡安全(不蒙头睡觉、不玩衣物和被角)、如厕安全(不推挤、注意地面湿滑)、盥洗安全(不打湿衣服、小心滑倒)等,教师要通过示范、讲解和情景模拟,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意外发生。

  2. 户外活动与游戏安全:户外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但也隐藏着安全风险,教育幼儿在活动前听清规则,不擅自离开集体;玩大型玩具时要排队,不推挤、不争抢;玩滑梯时要从台阶上爬,从滑梯上滑下;不把小玩具、小零件放入口、鼻、耳中;注意躲避车辆和行人等,教师要加强巡视,及时制止危险行为。

  3. 交通安全:初步培养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教育幼儿“红灯停,绿灯行”,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不在马路上玩耍、打闹;不随意横穿马路;不在车内将头、手伸出窗外等,可以通过图片、儿歌、游戏等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交通规则。

  4. 消防安全:让幼儿了解火灾的危害,知道不能玩火、不能玩电源插座和开关,简单了解火灾时要弯腰捂口鼻,沿着安全出口疏散,不乘坐电梯,可以组织幼儿参观消防站(或通过视频),认识消防员和消防工具,增强防火意识。

  5. 防拐骗与陌生人交往安全:教育幼儿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随便相信陌生人的话,如果陌生人强行拉扯,要大声呼救,让幼儿记住自己的姓名、父母的姓名和电话号码,遇到困难时向警察、保安或穿制服的人求助。

  6. 身体安全与隐私保护:让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知道哪些部位是隐私部位,不能随便让人触摸,如果有人做出让自己不舒服的触摸,要勇敢说“不”,并及时告诉爸爸妈妈或老师。

小班综合安全教育的有效实施途径

  1. 创设安全温馨的环境:幼儿园的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应将安全教育物化在环境中,如在楼梯口张贴“小心滑倒”的标志,在电源插座旁张贴“禁止触摸”的标志,在玩具柜上贴上玩具分类和玩法提示,通过环境的暗示,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2.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围绕安全主题,设计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教育活动,开展“安全小卫士”主题活动,通过故事《小兔子乖乖》学习不跟陌生人走;通过情景表演《红绿灯》了解交通规则;通过游戏《安全回家》练习过马路的方法,这些活动应注重幼儿的参与性和体验性,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做。

  3. 将安全教育融入一日生活:安全教育不仅仅是专门的教学活动,更要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幼儿在洗手时,提醒他们注意地面湿滑;在吃饭时,提醒他们细嚼慢咽;在户外活动时,提醒他们遵守游戏规则,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及时进行安全教育,效果会更好。

  4. 利用多种教育资源:除了教师的教育,还可以利用家长资源、社区资源等,邀请交警叔叔来园讲解交通安全知识;邀请医生妈妈来园讲解卫生和健康知识;通过家长园地、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形成家园共育的合力。

  5. 加强安全演练:定期组织幼儿进行安全演练,如消防疏散演练、防震演练等,通过演练,让幼儿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技能,提高应急反应能力,演练前要向幼儿讲清楚演练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演练后要及时总结,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小班安全教育内容与形式参考表

安全类别 要点 常用教育形式
生活活动安全 进餐、午睡、如厕、盥洗等环节的安全常规与自我保护 示范讲解、情景模拟、儿歌
户外活动安全 遵守游戏规则、正确使用玩具、避免推挤打闹、注意环境安全 游戏引导、实地演练、图片观察
交通安全 认识红绿灯、斑马线,走路要走人行道,不横穿马路 儿歌、角色扮演、观看视频、交警进课堂
消防安全 知道火灾危害、不玩火、学习简单逃生方法(弯腰捂口鼻) 故事、图片、消防演练、参观消防站(视频)
防拐骗安全 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东西、记住家长电话、学会求助 情景表演、故事讲述、安全问答
身体隐私保护 认识隐私部位、拒绝不当触摸、不舒服要告诉信任的人 绘本阅读、角色扮演、讨论交流

相关问答FAQs

问: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如何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安全教育知识?

答: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安全教育应注重趣味性和直观性,多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如生动形象的故事、朗朗上口的儿歌、角色扮演的游戏、色彩鲜艳的图片和视频等,将枯燥的安全知识转化为幼儿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内容,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景,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学习,例如通过“红绿灯”游戏让幼儿扮演行人,在实践中理解交通规则,将安全教育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如洗手时提醒防滑,吃饭时提醒防噎,使安全教育常态化、生活化,多鼓励、多表扬,当幼儿表现出安全行为时,及时给予肯定,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

问:除了幼儿园的教育,家长在家应该如何配合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答: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安全教育至关重要,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安全榜样,如遵守交通规则、安全用电用火等,要创造安全的家庭环境,将尖锐物品、药品、清洁剂等放置在幼儿接触不到的地方,电源插座安装保护盖,阳台、窗户做好防护栏,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机会进行安全教育,如过马路时教孩子看红绿灯,吃饭时提醒孩子慢慢嚼,不玩火玩电等,可以通过亲子阅读安全绘本、观看安全教育动画片等方式,与孩子共同学习安全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在遇到危险时如何保护自己,如记住家庭住址和父母电话、遇到陌生人搭讪怎么办、走失了向谁求助等,并鼓励孩子在遇到不舒服的情况时勇敢表达,家园密切配合,才能共同为孩子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