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黑龙江2025年创客教育新政策落地,学校师生如何快速适配?

黑龙江省创客教育政策

黑龙江省创客教育政策

近年来,黑龙江省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将创客教育作为推动教育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抓手,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了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创客教育体系,为全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政策背景与目标

黑龙江省创客教育政策的制定,旨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协作精神,政策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要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创客教育示范校、创客空间和实验室,形成“政府引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创客教育生态,政策强调将创客教育与地方产业需求相结合,为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储备创新人才。

主要政策措施

顶层设计与资金支持

黑龙江省教育厅联合科技、财政等部门出台了《黑龙江省创客教育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5年)》,明确了创客教育的实施路径和保障机制,省级财政设立专项基金,每年投入不低于5000万元,用于支持学校创客空间建设、课程开发、师资培训和竞赛活动,鼓励市县配套资金,形成多级联动的投入机制。

课程体系建设

政策要求中小学将创客教育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创客课程资源,结合黑龙江的冰雪文化、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等产业特点,设计“冰雪创客”“智慧农业”等主题课程,高校则通过增设创客教育相关专业方向,推动跨学科融合,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师资队伍建设

为解决创客教育师资短缺问题,政策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创客教育研修项目,同时邀请企业工程师、高校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建立省级创客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每年培训教师不少于2000人次,提升教师的课程设计和实践指导能力。

平台搭建与资源整合

黑龙江省推动“互联网+创客教育”模式,建设省级创客教育云平台,整合优质课程、案例和设备资源,实现校际共享,鼓励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创客空间,目前全省已建成中小学创客空间1200余个,高校创客实验室80余个。

竞赛与成果转化

政策支持举办黑龙江省青少年创客大赛、高校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对优秀创客项目,通过技术转移中心、孵化器等平台对接企业,推动成果转化,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高校的创客团队已成功孵化30余个科技型初创企业。

实施成效与典型案例

区域协同发展

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等市率先开展创客教育试点,形成了“一校一品”的特色模式,哈尔滨市第69中学的“机器人创客实验室”在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屡获佳绩;大庆市将创客教育与石油产业结合,开发了“智能油田模拟”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学生创新能力提升

通过政策推动,黑龙江省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近三年,全省学生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等赛事中获奖数量年均增长20%,高校学生的创业项目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2025年全省大学生创业项目立项达1500余项。

社会资源广泛参与

政策引导下,华为、哈电集团、大庆油田等企业主动参与创客教育,捐赠设备、提供实习岗位,并设立专项奖学金,社会创客空间、孵化器等机构与学校合作开展“创客进校园”活动,形成良性互动。

黑龙江省将继续深化创客教育改革,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力争2025年前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创客空间全覆盖;二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引入国外先进创客教育理念;三是完善评价机制,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黑龙江省创客教育政策如何保障农村学校的实施?
解答:政策明确要求向农村学校倾斜资源,通过“城乡结对”“名校带弱校”等方式,推动优质创客教育资源共享,省级财政设立农村学校专项补贴,用于购置基础创客设备和培训教师,鼓励高校和科技企业开展“创客教育下乡”活动,为农村学生提供实践指导。

问题2:家长如何支持孩子参与创客教育?
解答:家长可通过以下方式支持孩子:一是鼓励孩子参加学校或社区的创客活动,激发兴趣;二是提供家庭创客实践环境,如简单的工具、材料等;三是关注孩子的创新成果,给予肯定和引导;四是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创客教育开放日、家长课堂等活动,了解政策动态和教育方法。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