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备考雅思口语的过程中,许多考生会关注与“社会热点”“文化话题”相关的内容,而“法律”这一主题虽不常作为高频核心考点,却可能在 Part 3 的深度讨论中涉及,你认为什么样的法律是好的?”“法律对社会的重要性是什么?”等,若能提前积累相关素材,不仅能展现词汇广度,还能体现逻辑思辨能力,本文将围绕“a good law”展开,从核心特征、现实案例、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在雅思口语中灵活运用四个维度进行阐述,帮助考生构建系统认知。

a good law的核心特征
评判一部法律是否“好”,并非单一标准,而是需兼顾公平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及社会适应性,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分析:
公平性:法律的基石
公平是法律的本质属性,一部好的法律应平等适用于所有社会成员,不因性别、种族、财富、地位等因素而区别对待,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中“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的原则,正是对公平性的最好诠释,在雅思口语中,若讨论反歧视法、平等就业法等,均可强调其“确保弱势群体权益不受侵犯”的公平价值。
实用性:解决实际问题
法律若脱离现实需求,便会沦为“纸上谈兵”,好的法律需针对社会痛点提出解决方案,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以中国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为例,针对近年来电信诈骗高发、受害者维权难等问题,该法明确了电话卡、银行卡管理责任,建立了跨部门协作机制,切实降低了诈骗案件发生率,这种“从问题中来,到解决问题中去”的立法逻辑,是实用性的直接体现。
可操作性:执行层面的可行性
一部法律再完善,若无法有效执行,便失去意义,好的法律需具备清晰的执行路径和责任主体,避免模糊条款,新加坡《公共环境卫生法》对乱扔垃圾的行为规定了具体罚款金额(初犯约300新元,累犯更高)和社区服务要求,执法主体明确(环保部门、警方),使得“禁止乱扔垃圾”的规定真正落地,这种“条款具体、责任到人、监督到位”的设计,确保了法律的可操作性。
社会适应性:随时代发展动态调整
社会是动态变化的,法律需与时俱进,适应新的社会需求,以数据隐私保护为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个人数据泄露风险日益凸显,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应运而生,明确了用户对个人数据的“被遗忘权”“可携带权”,并对违规企业处以高额罚款(全球年营收4%或2000万欧元,以较高者为准),这种根据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及时修订的法律,展现了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现实案例中的“a good law”
通过具体案例,能更直观理解“好法律”的实际价值,以下选取两个不同领域的典型法律进行分析:
案例1:环境保护领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
- 背景:过去,中国对企业的排污行为多采用“排污费”制度,强制性和规范性不足,部分企业存在“缴费即可排污”的侥幸心理。
- 改进:2025年实施的《环境保护税法》将“排污费”改为“环保税”,明确“谁污染、谁缴税”的原则,税收收入专项用于环境保护,对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和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给予减税优惠(减按75%或50%征收)。
- 效果:该法实施后,企业治污积极性显著提升,据生态环境部数据,2025-2025年全国环保税累计征收约2000亿元,带动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10%以上,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案例2:教育领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背景:1986年,中国首次颁布《义务教育法》,明确“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保障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
- 修订与完善:随着社会发展,法律历经多次修订(2006年、2025年、2025年),逐步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升级,2025年修订版新增“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范校外培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条款,针对城乡教育资源不均、学生课业负担重等问题提出具体措施。
- 效果:中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5%,小学净入学率99.9%,初中毛入学率100%以上,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文盲率高、教育机会不均”的状况,为国家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表:两部法律的核心特征对比
| 法律名称 | 核心领域 | 公平性体现 | 实用性体现 | 社会适应性体现 |
|----------------------|--------------|-------------------------------|-------------------------------|-----------------------------|
| 环境保护税法 | 环境保护 | 所有排污企业平等纳税,无特权 | 减税优惠激励企业减排 | 针对工业污染问题动态调整税率 |
| 义务教育法 | 教育公平 | 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平等入学权利 | 从“入学”到“提质”满足需求变化 | 根据教育发展需求新增均衡发展条款 |
a good law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
好的法律不仅是规则,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工具,其影响体现在个人与社会两个层面:
对个人的影响:权利的“保护伞”与行为的“导航仪”
- 权利保障:法律明确个人享有的基本权利,如《民法典》对人格权、财产权的保护,让公民在面对侵权时有法可依;劳动法对工作时间、薪酬、福利的规定,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行为引导:法律通过设定“可为”与“不可为”,引导个人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交通法规中的“红灯停、绿灯行”,不仅保障了出行安全,也培养了公民的规则意识。
对社会的影响:秩序的“稳定器”与发展的“助推器”
- 维护社会秩序:法律通过惩罚违法行为(如盗窃、诈骗)、解决社会纠纷(如合同纠纷、邻里矛盾),减少社会冲突,为稳定发展提供基础,刑法对犯罪行为的制裁,有效遏制了暴力犯罪,提升了公众安全感。
- 促进社会发展:好的法律能优化资源配置,激发社会活力,公司法对企业设立、运营的规定,降低了创业门槛;知识产权法对专利、著作权的保护,鼓励了创新与创作,推动了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
在雅思口语中如何讨论“a good law”
雅思口语中涉及“法律”话题时,需避免过于抽象的论述,而是结合具体案例和个人观点,展现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丰富性,以下提供不同部分的应对思路:
Part 1:简单回答(例:Do you think laws are important?)
- 思路:先肯定重要性,再用具体法律举例,最后结合个人感受。
- 参考回答: “Yes, laws are crucial for any society. For example, traffic laws like speed limits help reduce accidents, making our daily commutes safer. Without these rules, roads would be chaotic, and people’s lives would be at risk. In my opinion, laws are like the ‘guardrails’ of society, ensuring everyone can live and work peacefully.”
Part 2:个人经历/观点(例:Describe a good law in your country.)
- 思路:明确法律名称→说明立法背景→解释核心内容→阐述积极影响→个人感受。
- 参考回答: “I’d like to talk about China’s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which is actually a law aimed at reducing students’ academic burden. In the past, students had too much homework and attended endless tutoring classes, leaving them no time for hobbies or family. This law banned for-profit tutoring in core subjects and limited homework quantity. After it was implemented, I noticed my younger cousin has more time to play basketball and draw, and he’s even more energetic in school. I think this law is great because it focuses on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not just exam scores. It shows the government cares about the well-being of the next generation.”
Part 3:深度讨论(例:What qualities make a law effective?)
- 思路:分点阐述核心特征(如公平性、实用性),结合案例,最后总结法律与社会的关系。
- 参考回答: “In my view, an effective law needs three key qualities. First, it must be fair—applied equally to everyone, regardless of their status. For example, anti-corruption laws in China target both high-ranking officials and ordinary officials, which helps build public trust. Second, it should address real problems. Take the anti-food-safety law: after cases of tainted milk made headlines, the law introduced strict penalties for producers, which significantly reduced such incidents. Third, it needs to be flexible enough to adapt to social changes. For instance, data protection laws now include rules for social media and AI, as technology evolves. Ultimately, a good law isn’t just about punishment; it’s about guiding society toward a more just and sustainable future.”
FAQs
Q1: 在雅思口语中讨论法律话题时,需要了解复杂的法律条文吗?
A1: 不需要,雅思口语考察的是语言表达能力,而非法律知识储备,考生只需选择自己熟悉且易于理解的简单法律(如交通法、环保法、教育法),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其内容和影响即可,避免使用专业术语,重点是通过具体案例和个人观点展现逻辑和词汇量。
Q2: 如果对某个国家的法律不熟悉,如何在口语中回答相关问题?
A2: 可以采用“普遍价值+假设案例”的策略,即使不熟悉某国的法律,可以讨论“我认为好的法律应该保护弱势群体,比如禁止童工,这样孩子们就能安心上学”,或者以自己国家的法律为例,说明其积极意义,既真实又具体,关键是避免编造不存在的法律,而是从“法律的功能”出发,表达合理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