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安全教育日

每年3月的最后一周星期一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始终将安全教育置于城市治理的重要位置,这一天,全市各级学校、社区、企业联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旨在提升全民安全素养,筑牢城市安全防线。
校园安全:守护成长的基石
校园是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广州市教育局联合公安、消防等部门,通过“情景模拟+互动体验”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安全技能,在消防演练中,学生使用灭火器扑灭初起火灾,学习火场逃生路线规划;在防震演练中,掌握“伏地、遮挡、手抓牢”的自救要领,全市中小学还开设安全教育课程,涵盖交通安全、防溺水、防欺凌等内容,并通过主题班会、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强化记忆。
数据显示,2025年广州市中小学生安全事故发生率较五年前下降42%,这得益于常态化安全教育机制的建立,部分学校还引入VR技术,模拟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场景,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社区安全:构建全民防护网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广州安全教育日期间,各街道组织安全宣传进社区活动,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手册、现场演示等方式,普及居家安全、用电用气安全、反诈骗知识,越秀区开展“安全楼长”培训,选拔居民骨干担任社区安全宣传员;天河区联合物业企业,高层住宅消防逃生演练覆盖率达100%。
针对老年人、独居者等群体,社区还提供“一对一”安全指导,荔湾区为高龄家庭安装烟雾报警器,定期检查燃气管道;海珠区组织志愿者上门教授智能设备使用技巧,帮助老年人防范电信诈骗。
企业安全:筑牢生产生命线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在安全教育日期间,重点开展工贸、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的安全培训,通过案例分析、法规解读、隐患排查实操等方式,提升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安全意识,南沙区港口企业组织船舶溢油应急演练,白云区建筑工地开展塔吊倒塌事故模拟处置。
广州还推动“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活动,鼓励企业建立内部安全奖惩机制,设立“安全观察员”岗位,实现隐患早发现、早处理,2025年,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5.3%和12.7%,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安全教育创新:科技赋能智慧安全
为提升教育效果,广州积极探索“科技+安全”模式,市应急管理局开发“广州安全通”APP,整合安全知识、应急地图、隐患举报等功能,市民可随时学习安全知识并上报隐患,部分学校引入智能安全教室,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实验室、食堂等区域的安全风险。
广州利用新媒体扩大宣传覆盖面,南方+、广州日报等平台开设“安全微课堂”专栏,以短视频、图文等形式解读安全知识;地铁、公交移动电视滚动播放安全公益广告,日均触达超千万人次。
安全教育成果与未来展望
经过多年实践,广州安全教育已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格局,从校园到社区,从企业到家庭,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广州将进一步推动安全教育数字化、常态化,建设更多安全体验场馆,开发沉浸式教育课程,让安全成为城市发展的底色。
FAQs
Q1:广州安全教育日主要面向哪些群体?
A1:广州安全教育日面向全体市民,重点包括中小学生、社区居民、企业员工等,针对不同群体,教育内容各有侧重:校园侧重防溺水、防欺凌等;社区侧重居家安全、反诈骗等;企业侧重生产安全、应急处置等。
Q2:如何参与广州安全教育日的活动?
A2:市民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关注“广州应急管理”等官方公众号获取活动信息;前往社区安全宣传点领取资料、参与演练;登录“广州安全通”APP学习线上课程;学校学生可参加校内主题教育活动和企业可报名安全培训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