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教育厅军训政策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生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陕西省教育厅结合全省教育实际,不断完善军训政策体系,规范军训管理,提升军训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策背景与总体要求
陕西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学生军训工作,将其作为学校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以及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关于学生军训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陕西省教育厅结合本省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将学生军训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确保军训时间、内容、人员、经费、场地“五落实”,政策强调,军训要坚持“立德树人、服务国防、面向全体、安全第一”的原则,通过军事技能训练和国防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和集体主义作风。
与组织实施
(一)军训内容体系
陕西省教育厅要求学生军训以军事技能训练为基础,以国防知识教育为核心,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科学设置训练内容,军事技能训练主要包括队列动作、轻武器射击、战术基础、战伤救护等科目;国防知识教育涵盖国防历史、国防法规、现代军事科技、国际安全形势等内容,各地各校还可结合实际开展军事理论学习、红色教育、军事夏令营等活动,丰富军训形式,提升教育效果。
(二)组织实施流程
- 计划制定:学校需根据教育行政部门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军训计划,明确军训时间、地点、内容、保障措施等,报上级教育部门备案。
- 师资配备:依托当地军事机关和预备役部队,选派政治素质高、军事技能强的官兵担任军训教官,同时加强学校带队教师培训,确保教学质量和安全管理。
- 过程管理:军训期间实行军事化管理,严格执行作息时间,规范训练流程,建立学生军训档案,记录学生训练表现和考核结果。
- 考核评估:军训结束后,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军事技能考核和国防知识测试,考核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保障措施与管理规范
(一)安全保障机制
陕西省教育厅始终将学生安全放在首位,要求各校建立健全军训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医疗人员和急救设备,军训前需对学生进行健康状况筛查,对不适宜参加高强度训练的学生安排适当活动,训练过程中,教官和教师需全程监护,严防意外事故发生。
(二)经费与物资保障
军训经费由学校按照生均标准纳入年度预算,保障教官补贴、训练器材、服装购置、医疗救护等开支,鼓励社会力量支持学生军训工作,改善军训条件,确保军训活动顺利开展。
(三)监督与评估机制
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对学校军训工作进行督导检查,重点检查军训计划落实、安全管理、教育质量等情况,建立军训工作评估制度,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特色与创新实践
近年来,陕西省教育厅积极推动军训工作创新,探索形成了具有本省特色的军训模式,部分学校将军训与红色教育相结合,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有的地区开展“军事日”活动,邀请学生家长参与体验,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还有的学校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军训管理平台,实现训练计划、考核评估、安全监控等工作的数字化管理,提升了军训效率和科学化水平。
政策成效与发展方向
通过实施一系列军训政策,陕西省学生军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国防观念明显增强,组织纪律性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升,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陕西省教育厅将继续完善军训政策体系,深化军训教学改革,加强教官队伍建设,推动学生军训工作向规范化、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为建设教育强省和国防强省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学生军训是否具有强制性?哪些学生可以申请免训或缓训?
解答:根据陕西省教育厅规定,学生军训是普通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和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具有强制性,学生因身体原因无法参加军训的,需提供县级以上医院证明,经学校审核批准后可申请免训或缓训,免训学生需参加学校组织的国防知识学习并提交相关心得体会;缓训学生需在身体康复后补训,未补训者不得计入军训学分。
问题2:军训期间学生的饮食和住宿如何保障?
解答:学校需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为学生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确保饮食卫生安全,军训期间,原则上实行封闭式管理,学校需为学生提供安全、整洁的住宿环境,配备必要的生活设施和生活指导教师,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学生在军训期间遇到的实际困难,确保军训工作有序、安全、高效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