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教育厅助学政策

广东省教育厅始终致力于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权利,通过一系列多元化、精准化的助学政策,构建了“奖、贷、助、勤、补、免”六位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覆盖各级各类教育阶段,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为广东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
学前教育阶段资助:启蒙教育不缺席
针对学前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广东省实施学前教育儿童资助政策,保障幼儿平等接受启蒙教育的机会,资助对象包括城乡低保家庭儿童、特困供养儿童、残疾儿童及其他经济困难家庭儿童,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不低于1000元,具体金额由各地结合实际确定,资助资金主要用于保育教育费减免或生活补助,由幼儿园直接发放至监护人银行卡或抵扣相关费用,各地还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学位”“社会力量参与”等模式,进一步扩大资助覆盖面,确保困难幼儿“有园上、上好园”。
义务教育阶段资助:筑牢教育公平基石
义务教育是教育公平的基石,广东省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即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并给予生活补助。
- 免学杂费:全部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免费教育,免除学杂费标准按照年生均小学650元、初中1000元执行,资金由省级和市县财政分担。
- 免教科书费:对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规定课程教科书,部分地区还将地方课程教科书纳入免费范围。
- 生活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小学1000元、初中1250元;非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小学500元、初中625元,补助资金按学期发放,优先保障建档立卡、低保、特困供养等学生群体。
广东省还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对欠发达地区学生提供免费营养午餐,覆盖学生超300万人,有效改善学生营养状况。
普通高中教育阶段资助:助力学子圆梦校园
普通高中阶段,广东省通过国家助学金、免学杂费、地方政府资助等方式,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压力。
- 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具有正式学籍的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分档发放:1500元、2000元、3000元),覆盖面约占在校生总数的10%。
- 免学杂费:对具有正式学籍的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免除学杂费,标准为每生每年省级重点高中3500元、普通高中2000元。
- 地方政府资助:鼓励各地设立专项资助资金,对特殊困难学生提供额外补助,如“滋惠计划”(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南粤扶残助学工程”等,形成多层次资助网络。
中等职业教育阶段资助:技能成才有保障
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广东省通过助学金、免学费、奖学金等政策,降低学生就学成本,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
- 免学费: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及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免除学费,免学费标准按照各省物价局核定执行。
- 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为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覆盖面约占在校生总数的15%。
- 国家奖学金:特别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奖励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二年级及以上学生中学习成绩优异、技能表现突出的学生,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年,每年奖励2万名学生。
广东省还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鼓励学校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并对顶岗实习学生给予合理报酬,实现“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
高等教育阶段资助:成就梦想的“助推器”
高等教育阶段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期,广东省构建了覆盖“入学前、入学时、入学后”的全流程资助体系,确保困难学生安心求学。
- 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解决学生学费和住宿费问题,贷款额度为每生每年最高12000元,在校期间利息由国家承担,毕业后按年度偿还本金,最长期限22年,广东省2025年发放助学贷款超35亿元,惠及学生超50万人次。
- 国家奖助学金:
- 国家奖学金:奖励高校二年级以上学生中特别优秀者,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
- 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
- 国家助学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分档发放)。
- 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对到广东省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应届毕业生,或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学生,实行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标准为每生每年最高12000元。
- 校内资助与社会捐赠:高校从事业收入中提取4%-6%用于学生资助,设立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专项项目;同时鼓励社会力量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如“仲明助学金”“南粤扶残助学项目”等,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资助格局。
政策特色与创新:精准高效,温暖人心
广东省教育厅助学政策以“精准资助”为核心,通过多措并举提升政策实效:
- 动态管理机制:依托“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和“广东省学生资助信息平台”,实现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实时监测,确保“应助尽助”;
- 资助育人融合:将资助与育人结合,开展“励志成才”“诚信教育”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奋斗精神;
- 信息化服务:推广“粤省事”“粤商通”线上申请渠道,简化流程,实现“让数据多跑路,学生少跑腿”;
- 特殊群体倾斜:对脱贫家庭学生、低保家庭学生、残疾学生、孤儿等特殊困难群体,给予“优先资助、重点保障”,并联动民政、残联等部门提供综合帮扶。
申请流程与注意事项
学生可通过以下流程申请资助:
- 申请:向所在学校提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及相关证明材料;
- 认定:学校成立评审小组,结合学生家庭情况、日常消费等进行综合认定;
- 公示:认定结果在校内公示,接受监督;
- 发放:资助资金通过银行卡或社保卡直接发放至学生或监护人账户。
注意事项:申请材料需真实有效,不得虚报、瞒报;资助政策以当年官方发布为准,可通过学校资助管理中心或“广东省教育厅官网”查询最新信息。
相关问答FAQs
Q1:广东省助学政策是否覆盖非户籍学生?
A1:覆盖,广东省严格落实“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政策,符合条件的非户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如持居住证的家庭)可同等享受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普通高中助学金等资助政策,保障随迁子女平等受教育权利。
Q2:学生如何查询和申请助学贷款?
A2:学生可通过以下方式申请:① 线上申请:登录“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系统”或“广东省学生资助管理平台”提交申请;② 线下办理:到户籍所在县(市、区)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或高校资助管理中心现场办理,申请时需准备身份证、学生证、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如有)等材料,具体流程可咨询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资助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