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2025流感季高发,如何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季节性流行等特点,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性最强,常引起大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变异性较弱,可引起局部暴发;丙型一般只引起轻微症状,了解流感的常识,对于科学预防和有效控制其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流行性感冒常识小题

流感的传播途径与症状

流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例如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会随飞沫扩散到空气中,被他人吸入后可能导致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如门把手、餐具等)后,再触摸口、鼻、眼,也可能造成间接传播,流感的潜伏期通常为1-7天,平均为2-4天。

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可达39-40℃)、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同时伴有咳嗽、咽痛、流涕等呼吸道症状,部分患者尤其是儿童,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需要注意的是,流感与普通感冒的症状相似,但流感的全身症状更重,发热持续时间更长,并发症风险也更高,老年人、婴幼儿、孕妇及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是流感的高危人群,感染后易发展为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流感的预防措施

预防流感的关键是采取科学的防护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1. 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最有效的手段,流感疫苗每年更新一次,建议在流感季节来临前(通常为9-10月)完成接种,尤其是高危人群,应优先接种。
  2.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用手直接触摸;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眼、鼻、口。
  3. 加强通风与防护: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需前往,建议佩戴口罩;家庭、办公室等场所应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 增强自身免疫力: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

流感的治疗与护理

如果不幸感染流感,应及时采取措施,促进康复并防止并发症。

  1. 隔离与休息:患者应居家隔离,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直至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后48小时,期间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 对症治疗:对于高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解热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咳嗽、咳痰严重者,可使用止咳化痰药物,但需注意,抗生素对流感病毒无效,除非合并细菌感染,否则不宜使用。
  3. 抗病毒治疗:对于高危人群或重症患者,早期(发病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可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风险,具体用药需遵医嘱,不可自行滥用。
  4. 病情监测:如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困难、胸痛、意识模糊等症状,提示可能并发肺炎或其他严重疾病,需立即就医。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为了更好地识别和应对呼吸道疾病,了解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非常重要,以下是两者的主要对比:

对比项目 流行性感冒(流感) 普通感冒
病原体 流感病毒(甲、乙、丙型) 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多种病毒)
发热程度 常为高热(39-40℃),持续3-5天 不发热或低热,持续时间短
全身症状 明显,如头痛、肌肉酸痛、乏力、衰竭感 轻微或无
呼吸道症状 咳嗽、咽痛,可能在发病后1-2天出现 鼻塞、流涕、打喷嚏,起病即明显
并发症风险 较高,可引发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较低,少有并发症
病程 5-10天,体力恢复较慢 5-7天,恢复较快

相关问答FAQs

Q1: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吗?为什么?
A1:是的,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流感病毒极易发生变异,每年流行的毒株可能与往年不同,疫苗需根据当年流行的病毒株进行更新;二是接种疫苗后,体内的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逐渐下降,一年后可能不足以提供有效保护,因此每年接种才能确保获得最佳免疫效果。

Q2:儿童感染流感后,家长应该如何护理?
A2:儿童感染流感后,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让孩子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②多饮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粥、面条等;③密切观察体温变化,若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儿童专用退热药(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④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室内湿度,缓解咳嗽症状;⑤如出现精神萎靡、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呕吐腹泻严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