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口语中tall building和skyscraper到底哪个更常用?

口语中,人们常说的“tall building”指的是那些在城市天际线中格外突出的高层建筑,这些建筑不仅是现代城市发展的象征,更是人类工程技术与建筑艺术的结晶,从早期的摩天大楼到如今的地标性超高层建筑,“tall building”的演变史折射出社会、经济和技术的进步。

口语 tall building

高层建筑的起源与发展

“tall building”的概念并非现代才有,但真正使其成为可能的是19世纪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创新,1854年,美国芝加哥出现了第一座采用铸铁框架结构的建筑,这为后续高层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885年,芝加哥家庭保险大楼(Home Insurance Building)被公认为世界第一座摩天大楼,它的高度仅有10层,却开创了建筑史上的新纪元,20世纪初,纽约的伍尔沃斯大楼(Woolworth Building)和克莱斯勒大厦(Chrysler Building)相继建成,将“tall building”的高度和美学推向新高度,二战后,随着混凝土和钢材技术的进步,高层建筑进入快速发展期,1973年建成的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一度成为全球最高建筑的象征。

现代超高层建筑的技术突破

进入21世纪,“tall building”的定义被不断刷新,目前全球最高建筑是迪拜的哈利法塔(Burj Khalifa),高度达828米,现代超高层建筑的设计和建造面临多重挑战,包括抗风抗震、材料强度、垂直交通等,上海中心大厦采用了独特的螺旋上升式设计,有效减少了风力对建筑的影响;而迪拜的哈利法塔则采用了“Y”形平面布局,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也日新月异,液压爬模、BIM(建筑信息模型)等技术的应用,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和精度。

高层建筑的功能与影响

“tall building”的功能早已超越了单一的办公或居住用途,逐渐向综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许多现代高层建筑集办公、商业、酒店、观光等功能于一体,成为城市的垂直社区,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双塔不仅拥有甲级写字楼,还设有购物中心和观景台,高层建筑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能源消耗巨大、城市热岛效应加剧等,为此,绿色建筑理念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设计中,如新加坡的滨海湾金沙酒店采用了自然通风和太阳能板技术,以降低环境影响。

全球知名高层建筑案例

以下表格列举了几座具有代表性的“tall building”及其特点:

建筑名称 所在城市 高度(米) 建成年份 主要特点
哈利法塔 迪拜 828 2010 世界最高建筑,Y形结构设计
上海中心大厦 上海 632 2025 螺旋式外观,双层幕墙系统
威利斯大厦 芝加哥 442 1973 原世界最高,束筒结构先驱
香港环球贸易广场 香港 484 2010 全港最高,设有六星级酒店
吉隆坡双塔 吉隆坡 452 1998 双子塔设计,伊斯兰风格元素

未来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tall building”将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和智能化,高层建筑可能会融入更多环保技术,如垂直农场、雨水回收系统等,AI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使建筑更加智能,例如通过智能调节系统优化能源使用,模块化建筑技术的成熟也可能改变高层建筑的施工方式,缩短建设周期并降低成本。

相关问答FAQs

Q1: 为什么高层建筑多集中在大城市?
A1: 高层建筑多集中在大城市,主要原因包括:土地资源稀缺(如纽约、东京等城市地价高昂)、人口密度大(需要更多居住和办公空间)、以及经济实力雄厚(有能力承担高昂的建设和维护成本),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如交通、水电)也更完善,能够支持高层建筑的运营需求。

Q2: 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如何保障?
A2: 高层建筑的安全性通过多重设计和技术手段保障,结构设计需考虑抗风、抗震等极端天气和地质条件,采用高强度材料和先进结构体系(如核心筒-外框架结构),消防系统包括自动喷淋、烟雾报警和避难层设计,确保火灾时人员能安全疏散,定期维护和检测也是保障安全的重要环节,例如检查电梯、幕墙和结构的完整性。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