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tpo8口语task4听力难点在哪?最新备考攻略来了!

TPO8口语Task4听力内容解析

Task4概述

TPO8口语Task4属于“学术讲座+总结题型”,要求考生先阅读一篇学术短文,再听一段相关讲座,最后结合两者内容进行总结,该题型重点考察考生对学术概念的理解、信息整合及口头表达能力。

tpo8 口语 task 4听力

阅读材料核心内容

阅读部分介绍了“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的概念,即当个体持有两种相互矛盾的认知(信念、态度或行为)时,会产生心理不适感,并试图通过调整认知来缓解这种不适,文中以“吸烟者明知有害却继续吸烟”为例,说明吸烟者可能通过“淡化危害”(如“我爷爷抽了一辈子烟也活到90岁”)来减少认知失调。

听力材料核心内容

听力讲座进一步阐释认知失调理论,教授通过两个实验案例深化概念:

  1. 强迫性服从实验

    • 背景:参与者被要求完成枯燥的任务(如将钉子放入盒子),之后被要求告诉下一位参与者“任务有趣”(实际撒谎)。
    • 分组
      • A组:获得20美元报酬(高报酬)
      • B组:获得1美元报酬(低报酬)
    • 结果
      | 组别 | 参与者对任务的真实评价 |
      |------|--------------------------|
      | A组 | 认为“任务确实无聊” |
      | B组 | 认为“任务其实有趣” |
    • B组因撒谎报酬低,为合理化行为,更倾向于改变认知(认为任务有趣),以缓解“撒谎”与“自我形象”的矛盾。
  2. 选择后失调

    • 背景:参与者从两件相似物品(如A、B两款音响)中选择一件,之后评价未选物品的吸引力。
    • 发现:选择后,参与者会贬低未选物品(如“B款音质差”),高估已选物品的价值,以证明选择的合理性。
    • 意义:说明认知失调不仅影响行为,还会重塑对事物的态度。

听力与阅读的逻辑关联

听力实验是对阅读概念的具象化:

  • 实验一对应“行为与信念冲突时的认知调整”,实验二对应“选择后通过态度改变减少失调”,共同印证认知失调理论的普遍性。

答题要点总结

  1. 定义认知失调(阅读核心):矛盾认知导致心理不适,需通过调整认知缓解。
  2. 实验一分析:低报酬组通过改变态度(认为任务有趣)减少“撒谎”与“自我认知”的冲突。
  3. 实验二分析:选择后通过贬低未选选项,强化对已选选项的满意度,以证明选择正确。
  4. 认知失调是普遍心理现象,人们会无意识地通过调整认知或行为来维持心理平衡。

FAQs

Q1:如何区分认知失调与合理化行为?
A1:认知失调是心理不适的起因(矛盾认知导致不适),而合理化行为是缓解不适的手段(通过调整认知或行为来消除不适),吸烟者“淡化危害”是合理化行为,其目的是缓解“明知有害却吸烟”的认知失调。

Q2:TPO8 Task4听力中,实验一和实验二的设计逻辑有何不同?
A2:实验一(强迫性服从)侧重外部报酬对认知调整的影响(高报酬无需调整认知,低报酬需调整);实验二(选择后失调)侧重自主选择后的态度变化(通过贬低未选项证明选择正确),两者分别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决策”角度验证认知失调的机制。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