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十个人人必备的医学常识

正确测量体温与解读结果
体温是判断健康状况的基本指标,测量体温时,需确保体温计与皮肤充分接触,腋下测量需夹紧5-10分钟,口腔测量需闭紧嘴巴,避免说话,正常体温范围因测量部位而异:腋下为36.0℃-37.2℃,口腔为36.3℃-37.2℃,肛门为36.5℃-37.7℃,体温超过37.3℃为发热,需结合其他症状判断原因,长期低热或高热不退应及时就医。
合理使用退烧药与止痛药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常用的退烧止痛药,但需注意禁忌症,布洛芬可能刺激胃肠道,建议饭后服用,有胃溃疡、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可能伤肝,每日剂量不超过2克,服药期间避免饮酒,儿童用药需根据体重计算剂量,不可随意使用成人药物。
感冒与流感的区别及应对
感冒症状以鼻塞、流涕、打喷嚏为主,通常5-7天自愈;流感则突然高热、全身酸痛、乏力,可能引发肺炎等并发症,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是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感冒期间应多休息、多饮水,避免滥用抗生素,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高血压的日常管理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诊断标准为非同日三次测量血压≥140/90mmHg,患者需每日固定时间监测血压并记录,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量<5克),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降压药需遵医嘱长期服用,不可擅自停药或减量。
糖尿病的早期信号与控制
典型糖尿病症状为“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高危人群(如肥胖、有家族史者)应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患者需通过饮食控制(低糖、高纤维)、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和药物(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综合管理,避免并发症。
心肺复苏(CPR)操作要点
心脏骤停发生后,4分钟内是抢救黄金时间,CPR步骤:1.判断意识与呼吸;2.胸外按压(双手交叠,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3.开放气道(仰头抬颏法);4.人工呼吸(每次吹气1秒,胸廓隆起即可),持续至患者恢复呼吸或专业人员到达。
外伤出血的紧急处理
小伤口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后,用碘伏消毒并包扎;动脉出血呈喷射状,需在伤口近心端5厘米处用绷带或止血带扎紧(每1小时放松1次,每次1-2分钟);大面积伤口用干净纱布压迫止血,避免直接用棉花或纸巾,严重创伤或异物刺入体内时,切勿自行拔出。
识别中风与快速就医
中风症状可概括为“FAST原则”:F(Face面部歪斜)、A(Arm手臂无力)、S(Speech言语不清)、T(Time及时就医),突发剧烈头痛、眩晕、肢体麻木也需警惕,中风救治需争分夺秒,发病后4.5小时内是溶栓黄金时间,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合理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仅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性感冒、腹泻等无效,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增加治疗难度,用药需足量足疗程,即使症状缓解也需完成疗程,不可因病情好转擅自停药,广谱抗生素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可遵医嘱补充益生菌。
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
长期压力、焦虑或抑郁可能引发躯体症状(如头痛、失眠),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每周3-5次运动有助于缓解压力,当情绪持续低落超过2周、影响正常生活时,应及时寻求心理咨询或精神科医生帮助,避免病耻感。
常见药物使用时间参考表
| 药物类型 | 最佳服用时间 | 注意事项 |
|---|---|---|
| 降压药 | 早晨空腹或餐后 | 避免突然体位变化 |
| 降糖药 | 餐前或餐中 | 监测血糖,预防低血糖 |
| 胃药(抑酸剂) | 餐前1小时或睡前 | 避免与牛奶同服 |
| 退烧药 | 餐后或餐中 | 服药期间多饮水 |
相关问答FAQs
Q1:感冒时必须吃抗生素吗?
A1:不一定,90%的感冒由病毒引起,抗生素对病毒无效,若症状持续7天以上、高热不退或出现黄脓鼻涕、咳黄痰等细菌感染迹象,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Q2:高血压患者可以停药吗?
A2:不可以,高血压需长期甚至终身用药,擅自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反弹,增加心梗、脑卒中风险,如需调整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量或更换种类。
